2025年7月28日是第15个“世界肝炎日”,今年的宣传主题是“社会共治消除肝炎”。为了进一步提升全民对于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意识并推动相关工作,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,开展了世界肝炎日宣传周活动,旨在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,早日实现“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”的目标。
揭示病毒性肝炎的真相
病毒性肝炎是一组由不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,严重威胁人类健康,主要包括甲型肝炎、乙型肝炎、丙型肝炎、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。每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在传播途径、临床表现和疾病转归方面均有不同特点。
一、甲型肝炎:病从口入
甲型肝炎主要通过粪—口途径传播,通常通过食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。甲型肝炎常具有急性发病特征,患者会出现发热、乏力、食欲下降、恶心、呕吐和黄疸等症状。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,并不会发展为慢性肝炎。
二、乙型肝炎:多面杀手
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较为复杂,主要通过母婴、血液和性接触传播。在我国,母婴传播是最常见的途径。需要注意的是,共同进餐、工作及握手等日常接触并不传播乙肝病毒。山东省自1992年推广乙肝疫苗,多年努力使得15岁以下儿童的乙肝感染率显著下降。
三、丙型肝炎:隐匿破坏
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、性接触和母婴传播。通常情况下,感染后症状不明显,极易被忽视。约60%-80%的急性丙肝患者最终会发展为慢性丙肝,进而可能引发肝硬化和肝癌。
四、丁型肝炎:乙肝的帮凶
丁型肝炎病毒只能在乙型肝炎的感染基础上造成重叠感染,使得乙型肝炎的病情变得更为复杂和严重,治疗难度也随之增加。
五、戊型肝炎:孕妇的高危
戊型肝炎和甲型肝炎一样,主要通过粪—口途径传播。特别是在沿海地区,因食用未煮熟的贝类而发生的戊型肝炎疫情时有出现。孕妇感染后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,以及流产、死胎等严重后果。
参与共治:消除病毒性肝炎
病毒性肝炎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,积极参与病毒性肝炎的社会共治不仅有利于我们的健康,也是每个人的责任。
一、接种疫苗:主动提高抵抗力
接种甲肝疫苗可以有效防止甲型肝炎,自2008年起,山东省已将甲肝减毒活疫苗纳入免疫规划,为18月龄以上儿童提供免费接种;乙肝疫苗则是 prevention 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。
二、健康生活:减少病毒接触的机会
注意饮食卫生,勤洗手,避免喝生水和食用未煮熟的食物,以降低感染风险。此外,保持良好生活习惯,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都能增强免疫力,有助于肝脏健康。
三、主动检测:及时了解健康状况
很多病毒性肝炎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,因此主动检测显得尤为重要,早期发现可有效防止病情加重。
四、规范治疗:改善疾病预后
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患者来说,定期检查及规范治疗至关重要。通过科学的抗病毒治疗,可以抑制病毒复制,延缓肝脏损害,避免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。
有效防治病毒性肝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。让我们从自己做起,从小事做起,积极参与到肝炎防治行动中,共同努力,倡导“918博天堂”,建立健康生活,让每个人都成为参与者。